史衍丽,女,党员,1969年1月生,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,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,中央企业先进职工。2011年荣获中国兵器科技进步二等奖(排名第三),2010年获昆明市第三届青年科技奖,2010和2011年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等荣誉。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、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工作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。《红外与激光工程》编委,《红外技术》第七届、第八届编委。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第二届理事,红外产业联盟第二届理事。
受教育经历
1987年9月-1991年7月必发365官网物理系物理专业本科,获学士学位;
1991年9月-1994年7月必发365官网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,获理学硕士学位;
1997年9月-2000年8月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学习,获工学博士学位;
2000年9月-2002年9月加拿大Mcmaster大学工程物理系材料与器件中心,博士后研究。
工作经历
1994年7月-1997年9月:昆明物理研究所,工程师;
2003年1月-2016年12月:昆明物理研究所,研究员;
2016年12月至今:必发365官网登录入口,研究员。
教学工作
本科生课程:《线性代数A》。
研究生课程:《半导体物理与器件》。
研究方向
1)新材料及新器件的探索性研究:通过应用新型低维材料(量子点、量子阱、超晶格等)的能带工程及结构设计,探索高温工作等新型光电材料和器件。
2)高性能单光子探测器物理及理论模拟:建立单光子探测器的器件模型,模拟器件工作的物理机制,并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,完成器件的理论优化设计。
3)半导体光电器件工艺设计和工艺研究:通过学习和熟练半导体器件制备的工艺设计,优化其工艺制备技术,实现具有一定性能的半导体光电器件。
4)半导体光电器件测试及应用研究:完成器件光学、电学及光电性能等器件特性的测试分析,总结器件的工作特性和规律,进行其开发和应用研究。
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
1、主持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,量子保密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研究(2018ZI002),1050万。
2、主持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,新型多增益耦合自淬灭InGaAs/InP单光子探测器(20-163-00-TS-006-001-14),100万。
3、主持国家“973”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器件课题,“非晶态×××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基础研究”(×××),780万。
4、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基金项目(NSFC-云南联合基金项目),“InAs/Ga(In)SbⅡ类超晶格材料及其双色红外探测器研究(U103702)”,170万,结题验收获“优”。
5、主持兵器科技预先研究项目,“×××量子阱焦平面探测器组件”(×××),250万。
代表性科研成果
Jiaxin Zhang1,2, Wei Wang1,2,Zaibo Li1, Haifeng Ye1, Runyu Huang1, ZepengHou1, Hui Zeng1, Hongxia Zhu1, Chen Liu1,Xueyan Yang1, Yanli Shi1*,Developmentof high performance 1280×1024 InGaAs SWIR FPAs detector at room temperature,Frontiersin Physics,DOI: 10.3389/fphy.2021.678192,2021
Yu Lianjie(余连杰), Su Yuhui(苏玉辉), Shi Yanli(史衍丽)*, Li Xiongjun(李雄军), Zhao Weiyan(赵维艳), Ma Qi(马启), Tai Yunjian(太云见), and Zhao Peng(赵鹏),Persistent photoconductivity of amorphousHg0:78Cd0:22Te:In films,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,Vol. 37,No. 10,P.103003-1-P.103003-5,2016
Yan-li Shi*, Gongrong Deng, etc., InAs/Ga(In)SbType-II Superlattices Short/Middle Dual-Color Infrared Detectors(invitedpaper), Proc. Of SPIE 9451-21,V.7,P.1-p.8,2015
XueyanYang, HongxiaZhua, ChenLiua, ZaiboLia,JiaxinZhanga, WeiWang,HuiZeng JianWang and YanliShi*,Optimaldesign of the charge layer doping concentration and thickness of InP/InGaAsSPAD detectors ,Proc. Of SPIE 11563,1156306,2020
Y.-L. Shi,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largeformat QWIP FPA (invited paper),Proc. of SPIE, Vol.7383,p.738301-73830110,2009
史衍丽,朱泓遐,杨雪艳,曾辉,李再波,刘辰,王建,王伟,InP 基自由运行模式单光子 APD ,《红外与激光工程》,特邀综述,Vol.49 ,No.1,P.0103005-1-0103005-8,2020
史衍丽,第三代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与选择,《红外技术》,特邀综述,Vol.35 No.1,p.1-8,2013
史衍丽,大会主旨报告:高性能InGaAs短波红外探测器的发展与应用,第七届国际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,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组办,2020年11月
指导研究生情况:
先后指导20余名研究生,2人获博士学位,11人获硕士学位,其中2人获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3人获云南省研究生省政府奖学金。在读研究生8人